2012年4月13日

威瑪共和的城市美學

刊載於2012-04-13蘋果日報,此處為原稿
----
3月28日士林王家拆除完畢後,郝龍彬市長先是力陳「一切依法行政」,隔天卻隨即出面開記者會宣稱已經意識到問題,並且已要求營建署修法,但始終未果,未來將推動修法。都更處長林崇傑甚至「落淚」宣稱飽受「拆除王家很痛苦」的壓力。過程中,台北市政府一下非拆不可,一下又不想拆;一下要營建署給他一部好法律,一下又抗拒營建署先前提出的三贏方案。整個事件中,台北市政府不是一個不在意實質正當行政的「類威瑪共和」政府,就是每個官員都用威瑪共和的城市美學基調擘劃城市願景。

2012年2月29日

官逼民反的問題

一、馬英九自從上台之後把二二八事件定調為「官逼民反」,這種基調其實有幾點問題:

(一)是官逼民反的語意中強調「民反」是二二八事件的主軸,但問題是,從歷史上來看,二二八事件的主軸根本不是民反,而是「官對人民的大屠殺」;
(二)未有確切史料證據證明有多少人「反」之前,即下結論二二八「全為民反」,進而帶出「鎮壓屠殺」的因果關係,忽略了有些人根本沒有「反」,卻遭屠殺的這一點。這些無辜的前輩都在「官逼民反」的脈絡之下被遺忘了;
(三)承上,強調「民反」、若有似無地帶出武裝鎮壓的因果關係,甚而某種程度肯定武裝鎮壓的「合理性」,也壓抑、曲解了人民行使抵抗權(作為一種天賦人權存在)的正當性。若要從事件的本質為衝突角度出發,對於「人民」(We the People)而言,正確的定調,應當如同國民黨對辛亥革命一般,定義為「革命」、「抗暴」、「起義」失敗遭致清算報復屠殺較為正確;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官逼民反」的史觀貼近宇宙史觀、世界史觀、甚而統治者的史觀,這種史觀強調純粹性、「客觀性」,從而淡化了具體脈絡下的時代人物關係,也迴避了歷史評價。從 Hobsbawm 強調必須要有 "bottom-up" 的史觀以來,不斷提醒我們對歷史事件評價時必須要小心避免落入某方特定的意識型態裡。對二二八事件定調為「官逼民反」的這件事,應該是最佳的台灣本土案例。

二、至今馬英九都以「政府人稱」對受難者及其家屬道歉,但身為一黨主席,如果不追求歷史高度,回歸「國民黨政府」的歷史,以「國民黨人稱」行動,再怎麼做都被認為是虛情假意。

三、身為一黨之首,如果不能以行動約束底下黨員,或是與仇恨言論劃清界線,再怎麼道歉,都被認為是虛情假意。

四、「對於受害者而言,『沒有真相,如何原諒?』;對於加害者而言,『沒有真相,何來赦免?』」〈陳昭如:加害者與被害者的眼淚〉。台灣始終面臨真相遭惡意扭曲、加害者隱形的轉型正義困境,如果不積極予以處理,傷口只會越來越惡化。

2012年1月28日

IBT 1283 改機與遠端操控

IBT 1283 是一台嵌入式系統,如果能夠善用,其實非常的方便。

 遠端遙控:
改機:
  • (104樓)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347&t=1973717&p=11#104
    • bftpd似乎有下傳的bug,無法順利下傳檔案,因此推薦改用vsftpd。安裝後
      • 修改/opt/etc/vsftpd.conf,加入:
        • ftp_username=nobody
        • secure_chroot_dir=/opt/share/ftp
        • 存檔
      • 新增/opt/share/ftp資料夾。
      • 修改/usr/local/etc/rcS,新增:
        • /opt/sbin/vsftpd /opt/etc/vsftpd.conf 
  • http://www.hdpfans.com/thread-9545-1-2.html
  •  (SWAP)http://xml.nchu.edu.tw/blogs/?tag=ibt-1283
    • 要注意的是,新版軔體(卡莎布蘭卡 1102比特版本)已經將時光平移(livepause)所使用的分割區調整至第3個分割區,在fdisk時務必注意(請執行df -h 再確認一次)。
    • 經慘痛實驗證明,把第一個分割區從NTFS轉換為EXT3,是不可能使機器成功自動掛載硬碟的,每次開機後一定會出現掛載硬碟失敗的訊息。
修改軔體:
  • 先到這裡下載mksquashfs、mkyaffs2image、unsquashfs、unyaffs四個程式(經實驗證明,自己編譯或者是直接使用系統工具都可能導致封裝失敗)
    • 相關指令:
      • tar -xvf install.img -C ./
      • mkdir [DIRNAME] && tar -jxvf usr.local.etc.tar.bz2 -C [DIRNAME]
      • unsquashfs squashfs1.img
      • (in [DIRNAME]) tar -jcvf usr.local.etc.tar.bz2 *
      • mksquashfs squashfs-root/ squashfs1.img -noappend -all-root
      • tar -cvf ./install.img * --mode=777
    • 可修改內容:[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