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課,正當台上老師上課講到多元文化、文化衝突、文化包容……等等的一堆講的如火如荼之時,停下來了,他指著一位我們班的男同學,很好奇的問說:「你怎地讀書讀一讀桌上有一攤水呀?」
那時我沒聽清楚,因老師刻意講小小聲的。我搞不清楚狀況,聽課聽的正爽咧怎麼停下來了,只見老師一直往另一邊看去,用眼睛詢問那人附近的同學們,他們都非常困惑的聳聳肩,張開雙手用眼睛說「我哪知道?」。
事後我詢問他人那段「空窗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那時不想跟著探討「社會現象」便繼續閱讀著老師沒教完的事業),才知道那人上課在書桌下看課外書看著看著竟哭了。
真是佩服,在課堂中在書桌下在45度角射線上偷看著課外書,竟也十分厲害竟啜泣起來了,大概情緒真的太激動了吧,而那人也真的喜歡看「書」,他就是我在「指定作文一則:我造個批判句」中寫過的那位「晚餐錢花得非常之過」的那位仁兄。
而我那位詩情畫意的同學,我不知道他看到的是什麼書,也不想去問。我想,能讓他哭的也約莫是些「鴛鴦蝴蝶」吧。又或者,因為他在幼年時父親即去世了,大概他看到的是些關於親情描述這方面的書……我不清楚。
很難得吧,真情流露於閱讀之中,這對學生來說是件難得的事了,看些功利主義的教科書時間被硬性規定的多,難得可以看本紓解性靈的課外書的時間都沒有,唉。